
看了幾篇國內關于計時腕表的文章,從讀者的評論中發現了一個問題:表友們雖然對表款應該有著不同的看法,但是未免過于低估了泰格豪雅摩納哥計時腕表。
摩納哥系列計時腕表在國際上熱度很高,尤其是在那幾家經常發布排行榜的國外網站上,摩納哥一直名列前茅。
這也不難理解,因為對于國外而言,賽車競技運動,十分重要且火熱,全民參與度極高。對于一大部分的國內表友而言,在車這一方面,考慮更多的是其實用性,我亦如此。而泰格豪雅正是積極投身于賽車界最具代表性的三大賽事——摩納哥大獎賽、勒芒24小時耐力賽以及印第500大賽,可見其影響力非同一般。如果說這類激烈賽事離我們實在遙遠,那在生活中也有同類的數字游戲供各位把玩,我們在《GT賽車運動》競技游戲當中仍然可見泰格豪雅計時腕表的身影。由此可見,泰格豪雅在賽車領域內滲透力極廣。
在早期,其實泰格豪雅計時腕表本身便是因賽車而生。同樣為賽車愛好者的杰克?豪雅(Jack Heuer)先生在參加一場耐力賽時,因看錯汽車儀表盤顯示時間,便將Autavia儀表器系列停產,之后將該儀表正式轉換為可佩帶的“計時器”。打造出讀時方便的Autavia計時表,這也是泰格豪雅首款擁有正式名稱的計時碼表。如今的卡萊拉系列、摩納哥系列等等的設計靈感皆源自于此。有著這些歷史因素在其中,泰格豪雅計時腕表在賽車領域內可以取勝也是必然的。
史蒂夫·麥昆(Steve McQueen)佩戴泰格豪雅摩納哥腕表
在1969年,摩納哥腕表剛剛推出之際,因為其方形外殼的外形設計過于前衛,即便是機芯搭載了著名的Calibre 11型機芯,大眾接受度也比較低。機緣巧合,在《極速狂飆》電影拍攝時期,泰格豪雅旗下便僅有摩納哥系列腕表還留有存貨(其他計時碼表因為搭載了Calibre 11型機芯已全部售賣),影片主演史蒂夫·麥昆(Steve McQueen)在試戴腕表后,也是頗為欣賞。于是,摩納哥系列便在此部影片中也是大方光彩。就此之后,提到賽車計時腕表,首先想到的便是摩納哥。
摩納哥系列史蒂夫·麥昆款,1907
我們來看表款本身,這款為1970年推出的摩納哥系列史蒂夫·麥昆款腕表,辨識度極高,其最大的特點便是方形殼與左側的表冠。
1.方形表殼外形過于前衛,并且防水問題同樣難以解決。我們平常熟知的圓形防水腕表都是配備了圓形的防水圈,而方形設計的邊角處便成了難題,但好在摩納哥腕表在當時完全克服了此項問題。
2.另一大特點便是左側的表冠。這里之前也有朋友與我吐槽過,說其設計與常規表款相比并不合理。但這項設計是因為摩納哥腕表搭載了當年著名的Calibre 11型機芯(下方沒有搭載這枚機芯的表款便將表冠設為右側,這也成為了一項標志性設計),按時間來說,這也是制表業歷史上首枚自動上鏈計時機芯。表冠設在左側,也正是摩納哥腕表無需手動上鏈的自信,打破以往手動上鏈腕表的傳統設計。于是,世界上第一枚方形防水自動計時碼表誕生了。
之后,摩納哥系列腕表成為賽車計時腕表的標志后,后續開始衍變,為大眾帶來多元化的表款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