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亞洲唯一能在制表領域與西方抗衡的國家,日本在制表業雖然相對而言歷史并不悠久,卻在市場上能夠與瑞士、德國傳統制表品牌分庭抗衡。究其原因,時代的背景、消費習慣的轉換有著很大的關系。“石英危機”造就了日本制表業,也帶給現代人更多的選擇。前段時間,小編受日本精工品牌的邀請,前往日本開啟為期一周的表廠參觀之旅。
說實話我自己去日本也去過幾次了,我們都知道日本大體分為關東、關西兩個部分,冬天去日本看雪,夏天去日本看海,風景都足夠令人流連。除此之外,大家喜歡去日本旅游還有一個原因,購物足夠方便,家電、腕表,女人愛的化妝品,這里簡直可以說是購物天堂。
也是在上世紀七八年代,日本的經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各式各樣的會社也開始林立,1881年就創立的精工(SEIKO),在1924年,正式推出了第一只手表。1969年,精工、Berliget表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指針式石英手表—SEIKO ASTRON35SQ。
我們知道,從上世紀的“石英危機”開始,日本就在腕表行業中占領了一席之位。石英表、機械表現如今已經擺脫了相互對抗的關系,消費者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去選擇。和瑞士、德國制表不同,日本人在制表方面,更偏向實用性能,當然,隨著消費水平的整體提升,在實用的基礎上,他們也必須要推出更適合高階消費者的產品,這也是精工推出“冠藍獅”(Grand Seiko)的原因之一。
兩家工藝超群的工坊都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們將前沿技術與大師級工藝相結合,從而創造出了彰顯Grand Seiko頂級品質的腕表產品。
工人進行零件的組裝等工作
作為世界上極少數可以完整集成所有制表流程的品牌之一,Grand Seiko全面掌握了制表各個環節的工藝,包括零件材料研發到生產、組裝、調校、檢測和運輸。
Grand Seiko是制表精準、美觀、可讀、耐久與使用便利的衡量標準。作為世界制表行業領導品牌,Grand Seiko在每一只品牌腕表中都展現了無可比擬的卓越品質。
這里插入一個小細節,因為制表過程都是由制表師手工進行調整的,每個制表師的效率、水平不同,有的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