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淘寶咸魚上購物,偶遇一款很有意思的“格拉蘇蒂”,只花了7000人民幣。打開后蓋,發現它的機芯和品牌用的不一樣。那是一個“粗糙”的ETA2892,不如浪琴。評論區有人說“這是假表”或者“機芯被改了”,其實是原裝正品表。
這種手表的做工和我們現在看到的完全不一樣。是同一個“格拉蘇蒂”。為什么差別這么大?
格拉蘇蒂小鎮
說到鐘表,大家都會想到瑞士,但其實德國是先于瑞士誕生鐘表的。在15世紀末,和意大利、法國一起是最早的一批研究鐘表的國家。和德國的鐘表擁有者集中在奧格斯堡和紐倫堡,這里曾經繁華一時。然而,在公元1618年至1648年間,德國因為三十年戰爭失去了鐘表業,隨后落后于英法。
15世紀,在德國薩克斯發現了礦物,然后在那里建立了“玻璃冶煉加工廠”,這就是格拉蘇蒂名字的由來,3354德語中的“玻璃廠”的意思。當時鎮簽里只有兩個挖礦工具。19世紀,格拉蘇蒂的經濟因為礦產資源的枯竭、礦井地下水的滲漏和戰爭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1845年,蘭芝品牌創始人Fernand A. Lange先生游歷歐洲,學成歸來。看到格拉蘇蒂鎮如此衰落,他向政府申請貸款,開始在鎮上開辦鐘表業務。在他的帶領下,不僅成功創辦了手表品牌“蘭格”,還吸引和培養了大批手表人才,在小鎮形成了手表產業鏈。雖然趕不上瑞士,但也曾是德國制表業的中心。
二戰爆發的時候,鐘表作為非常重要的儀器設備,飛機、坦克、軍艦都要用,毫無疑問會被國家控制。于是,蘭格開始為德國軍隊生產鐘表。后來蘇聯打到格拉蘇蒂鎮,自然不會放過蘭格。期間宣布當地手表廠被沒收,成為“公共財產”。后來,鎮上的制表數據、材料和儀器作為戰略物資裝箱運往蘇聯。
1949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成立,又稱“東德”。因為當時推行的社會主義制度,1951年7月1日,國有公司VEB格拉蘇蒂公司(GUB)被包括蘭格在內的格拉蘇蒂當地企業兼并。
雖然腕表品牌格拉蘇蒂一直聲稱它起源于1845年,但實際上把它算作1951年更合理。雖然格拉蘇蒂是在這些本土企業的基礎上合并的,但并不是自愿的。核心管理人物已經被t派出去了,不配合就會被報復。比如現代朗動的創始人,就被派到礦上。
GUB格拉蘇蒂腕表。
工廠被炸,設備圖紙被拿走,管理層被控制,不合作的人被當苦力。此外,東德政府只要求滿足基本的計時需要。你可以想象在這種情況下GUB Glash tte能生產出什么好的手表?
古格拉蘇蒂時代的腕表機芯
這是GUB時代的格拉蘇蒂腕表。正面可能沒有明顯區別。后蓋一旦打開,簡直慘不忍睹,完全沒有今天所說的“德國制表藝術”的味道。因為是國企,基本不用擔心因為做工問題失去市場。反正有穩定壟斷的市場和國家支持。古布格拉蘇蒂從1951年到1990年就是這樣工作的。
1990年10月,柏林墻的倒塌,東德政府的停擺,意味著GUB格拉蘇蒂的好日子到頭了,他們的腕表產品無法在公開的市場環境下銷售!這很像中國改革開放后很多國企和集體企業因為抵擋不住市場經濟的大潮而破產的情況。更夸張的是,存活多年的國企員工多達2500人,GUB格拉蘇蒂一下子成了燙手山芋。當時,被遺漏的東德國有企業如GUB Glash tte都委托在德國受托人(Treuband)朗格曾經想要政府歸還于1948年被沒收的家族老宅,德國托管委(Treuband)的答復是,這座大樓現屬GUB格拉蘇蒂,且地理位置處在格拉蘇蒂鎮最佳地段,歸還條件是朗格將GUB格拉蘇蒂全部打包買下并且還要負責2500人善后工作,朗格又不傻,肯定是拒絕了呀。.名下
因此,GUB Glash tte在德國托管委員會(Treuband)的管理下于1990年至1994年再次工作。在此期間,法國一家機芯廠法國Ebauches SA找到GUB Glash tte合作。當然不是它的技術,也不是它之后的品牌,而是因為東德經濟水平低,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成本。
1994年,情況終于有所好轉。企業家Heinz W. Pfeiffer以1300萬馬克從德國托管委員會手中買下了GUB Glash tte。海因茨w普發(Heinz W. Pfeiffer)上臺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更改品牌名稱。由之前的“GUB”或者“Glashutte”改成了“Glashutte Original”,加了一個“Original”以示區別,本人知道GUB時代的手表是好是壞,并希望與1951年至1994年間生產的劣質產品徹底劃清界限。今天我們通常把“Glashutte Original”叫做格拉蘇蒂是錯的,嚴格來講應該是“格拉蘇蒂 原創”。
帶ETA機芯的GUB格拉蘇蒂腕表
海因茨w普發(Heinz W. Pfeiffer)除了改名之外,甚至還出錢購買了大量古布格拉蘇蒂時代生產的手表,以防止這些當年生產的爛貨影響格拉蘇蒂原創的業務。這一時期的格拉蘇蒂就用過本文開頭所提到的毛坯級的ETA機芯。
亨氏時代的“格拉蘇蒂原創”運動
Heinz W. Pfeiffer決心將“Glashutte Original”打造成高端品牌。除了改名,他還在機芯上下了功夫,比如對古布時代開發的機芯進行改進和美化,然后投放市場。不過這個時期的“Glashutte Original”雖然聽起來高端,但實際做工和天梭、浪琴差不多,如果考慮穩定性的話甚至不如ETA。
非常寶璣的“格拉蘇蒂原創”
更致命的是,像GUB格拉蘇蒂,找不到品牌的風格,手表看起來也像某些品牌,比如勞力士、寶璣。
然而,我們今天看到的是“Glashutte Original”,實際上直到2000年才出現。因為2000年,斯沃琪集團買下了“Glashutte Original”品牌,不僅延續了亨氏W. Pfeiffer的定位,還明確了品牌風格,就是今天做德國手表,而不是瑞士手表,明天做法國手表。
當時偏心設計、鵝頸微調、金套、藍鋼游絲、四分之三夾板等設計元素。并非蘭格原創,但它們組合在一起后,被大眾所接受,被公認為“德國腕表”。于是“Glashutte Original”與斯沃琪集團同年推出品牌“Pano”偏心系列,開始大力轉型,宣傳自己是正宗的德國手表。
故事跨度170多年,內容有點長,我在文末總結一下。
1845年至1951年的上古傳說期:格拉蘇蒂品牌名存實亡。
第一期:1951-1990
GUB Glash tte,1990年至1994年由第二期:的德國受托人(Treuband)控制
1994年至2000年由亨氏控制的第三期:'s“格拉蘇蒂原創”
自2000年以來由第四期:斯沃琪控制的“格拉蘇蒂原創”
總得來講,打著“Glashutte”這個商標的手表是越做越好,但是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手表太差了,你最好不要買。在國內外信息不暢通之前,很多奸商把這些手表買回國,以“Glashutte原裝”的價格出售.這些手表在國外的價格低至幾百元人民幣。
另外,第三期格拉蘇蒂,雖然已經是“格拉蘇蒂原創”,但無論是做工還是品牌風格都不被主流市場接受,買回來砸在自己手里風險很大。如果不是特別喜歡,就要小心了!
購買格拉蘇蒂,廣大的普通表友請認準2000年以后的Swatch集團版本!
—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