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寶璣采用傳統的“大明火”琺瑯工藝,為Classique超薄陀飛輪腕表的表盤增添了一抹深藍色。這一古老的工藝如今仍由少數工匠大師掌握,曾受到Abraham-Louis Breguet先生的高度重視,因為他欣賞這一工藝在腕表上的完美效果。但這并不奇怪,因為正是寶璣先生徹底改變了制表的審美,拋棄了手表上繁瑣的裝飾。如今,寶璣擁有一個專門從事琺瑯技術的工作室,讓這項藝術永遠保持活力。
除了點綴表盤,琺瑯工藝也是非常專業的手工工藝,需要嚴謹、耐心和精湛的技藝。經過打磨和清潔后,仍然潮濕的琺瑯被刷到黃金表盤上,形成一層薄而均勻的表面層。然后在溫度高于800的爐中進行高溫燒制.表盤的最終外觀是多層琺瑯相互疊加,直到達到想要的顏色。這塊全新的手表是藍色色調的混合。最后一步是在最后一次在熔爐中燒制之前輕輕打磨表盤。這一步可以讓它有自然的光澤。表盤的黃金部分然后在倒角工作室進行裝飾,倒角工作室專注于倒角,這是一種備受推崇的精加工工藝。隨后,不同的顯示器被放置在表盤上。根據表盤獨特的加工方法,工匠們為寶璣數字時標、時標環、秒標環和表盤上的寶璣標志精心打造出引人注目的層次效果。大塊的藍色也凸顯了銀粉材質的刻度顯示。陀飛輪的框架上還可以看到另一個微妙的細節:著名的隱形寶璣標志。亞伯拉罕-路易寶璣(Abraham-Louis Breguet)先生于1795年推出隱形寶璣簽名,作為鑒別寶璣時計真偽的標記,有效遏制了當時鬧得沸沸揚揚的假貨現象。如今,寶璣在大多數時計中使用隱形寶璣標志作為裝飾,以示對其創始人的尊重。
表盤下方搭載以精湛工藝和技術性能著稱的581機芯。機芯采用極簡設計,就像手表跳動的心臟。從表中可以看出,寶璣最薄的陀飛輪機芯,其厚度不到3mm,整體表殼厚度為7.45mm.陀飛輪位于4點鐘和6點鐘位置之間。它被放置在鈦陀飛輪框架中,配有特殊的擒縱機構和硅寶璣游絲。振動頻率為4 Hz,對于陀飛輪手表的游絲來說是非常高的振動頻率。得益于寶璣專利高能發條盒,Classique classic系列5367超薄自動上鏈陀飛輪腕表的動力儲備長達80小時。
這款配有藍色鱷魚皮表帶的新款鉑金腕表在世界各地的寶璣精品店均有銷售。